端午節(jié)節(jié)日高清素材美圖,端午佳節(jié)為主題的一套圖片素材,為您的手抄報和板報等提供創(chuàng)意的靈感和創(chuàng)意的啟發(fā),或者是簡簡單單的圖片欣賞!高清圖奉上,歡迎有需要的用戶下載使用!
端午節(jié)到底紀念誰:
一、紀念屈原說
傳說屈原死后,楚國百姓哀痛異常,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。漁夫們劃起船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尸身。為了不讓屈原的身體被魚龍蝦蟹吃,人們紛紛往江里扔飯團、倒雄黃酒。以后,在每年的五月初五,就有了龍舟競渡、吃粽子、喝雄黃酒的風俗。
紀念屈原說在所有民間傳說中流傳最廣,影響最深,譚紹兵學者對這一說法進行了一系列論證。 黃榴丹也認為雖說法眾多,但紀念屈原說仍占主流地位。
二、紀念伍子胥說
在我國江蘇、上海、浙江一帶的吳國故地,一般認為端午節(jié)是是紀念春秋時期的伍子胥。伍子胥因為讒言被夫差賜死,夫差令取子胥的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,因此相傳端午節(jié)是為了紀念伍子胥。
蘇州科技大學戈春源教授曾表示,中國的端午節(jié)紀念的5個人,其中屈原名氣太大,人們才逐漸把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(jié)日,但他認為龍舟競渡起源于紀念伍子胥。 《荊楚歲時記》 的作者宗懔更是直截了當?shù)卣f,競渡是“斯東吳之俗,事在子胥,不關(guān)屈平也”。
三、紀念曹娥說
在浙江的東部地區(qū),當?shù)鼐用癜讯宋绻?jié)看作是紀念孝女曹娥。曹娥是東漢上虞人,父親溺于江中,數(shù)日不見尸體,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,晝夜沿江號哭。過了十七天,在五月五日也投江,五日后抱出父尸。就此傳為神話,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,令度尚為之立碑,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