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談C51的編程規(guī)范
第一課 建立您的第一個C項目
第二課 初步認識51芯片
第三課 生成HEX文件和最小化系統(tǒng)
第四課 數據類型
第五課 常量
第六課 變量
第七課 運算符和表達式(1)
談談C51的編程規(guī)范
現在單片機的程序設計,C51已經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,算是單片機的主流設計程序,甚至可以說作為單片機開發(fā)人員必須要掌握的一門語言了。
作為一門工具,最終的目的就是實現功能。在滿足這個前提條件下,我們希望我們的程序能很容易地被別人讀懂,或者能夠很容易地讀懂別人的程序,在團體合作開發(fā)中就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。在網上請求幫助時,如能以規(guī)范的寫法貼出程序,網友會比較容易地明白你的問題,則會比較快的得到網友的幫助,否則讓人看上半天也不明所以然,這樣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了。因此,為了便于源程序的交流,減少合作開發(fā)中的障礙,希望大家能夠探討一下C51的編程規(guī)范。把各人認為好的建議提出來,然后做一個總結,作為一種大家一致認同的規(guī)范,我認為將會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。
51單片機C語言學習雜記
學習單片機實在不是件易事,一來要購買高價格的編程器,仿真器,二來要學習編程語言,還有眾多種類的單片機選擇真是件讓人頭疼的事。在眾多單片機中51架構的芯片風行很久,學習資料也相對很多,是初學的較好的選擇之一。51的編程語言常用的有二種,一種是匯編語言,一種是C語言。匯編語言的機器代碼生成效率很高但可讀性卻并不強,復雜一點的程序就更是難讀懂,而C語言在大多數情況下其機器代碼生成效率和匯編語言相當,但可讀性和可移植性卻遠遠超過匯編語言,而且C語言還可以嵌入匯編來解決高時效性的代碼編寫問題。對于開發(fā)周期來說,中大型的軟件編寫用C語言的開發(fā)周期通常要小于匯編語言很多。綜合以上C語言的優(yōu)點,我在學習時選擇了C語言。以后的教程也只是我在學習過程中的一些學習筆記和隨筆,在這里加以整理和修改,希望和大家一起肥翼,一起交流,一起學習,一起進步。
*注:可以肯定的說這個教程只是為初學或入門者準備的,筆者本人也只是菜鳥一只,有望各位大俠高手指點錯誤提出建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