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神演義是中國的一部奇書,成書年代據(jù)說在明朝,正是小說模式走紅的時代,通過神話的寫作方式,將歷史上真實發(fā)生過的武王伐紂演變成,天、地、人、仙、妖之爭,場面浩大,而流傳民間的眾多神話人物已經(jīng)家喻戶曉,精彩可讀。
應(yīng)用簡介:
封神演義和《鏡花緣》,《濟公傳》,《聊齋志異》是中國流傳最廣的四部神鬼仙怪之書。全書內(nèi)容以篇幅巨大、幻想之奇特而聞名于世。
其內(nèi)容依托商滅周興的歷史背景,用武王伐紂為時空線索,從女媧降香開書,到周武王姬發(fā)封列國諸侯結(jié)束。其中的哪吒鬧海、姜子牙下山、文王訪賢、三搶封神榜、眾仙斗陣斗法等情節(jié),展現(xiàn)了古人豐富的想象力。
相關(guān)信息:
《封神演義》一般俗稱《封神榜》,又名《商周列國全傳》、《武王伐紂外史》、《封神傳》,亦是一部中國古代的神魔小說。 為明代許仲琳(一說是陳仲琳)所著,約成書于隆慶、萬歷年間。全書共一百回!斗馍裱萘x》的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《武王伐紂平話》,可能還參考了《商周演繹》、《昆侖八仙東游記》,以姜子牙輔佐周室(周文王、周武王)討伐商紂的歷史為背景,描寫了闡教、截教諸仙斗智斗勇、破陣斬將封神的故事。包含了大量民間傳說和神話。有姜子牙、哪吒、楊戩等生動、鮮明的人物形象,最后以姜子牙封諸神和周武王封諸侯結(jié)尾。
內(nèi)容簡介:
在《封神演義》中分成為仙山洞府和三界。仙山洞府是由仙道組成的昆侖山「闡教」和海外仙士、方外術(shù)士或得道禽獸組成的「截教」。三界是由玉皇大帝統(tǒng)治的天庭和商(殷朝)的紂王的統(tǒng)治的人間和女媧統(tǒng)治的妖界。在一次祭祀時,紂王對美麗的大地之母女媧作出了無禮行動(作了首淫詩),紂王的瀆神使女媧異常憤怒,命令軒轅墳三妖——千年狐貍精、玉石琵琶精、九頭雉雞精迷惑紂王,使殷商毀滅。狐貍精使用冀州侯蘇護女兒蘇妲己的身體,進入后宮迷惑紂王。此后,九頭雉雞精稱自己是妲己的義妹“胡喜媚”也進入宮廷。玉石琵琶精先被姜子牙識破以三昧真火逼回原形,后又復(fù)活化作王貴人,與其他兩妖一起禍亂朝綱。
昆侖山仙道由于犯了紅塵之厄,殺罰臨身(大致的意思就是修行時遇到了岔路,體內(nèi)陰陽之火相犯,只有斬卻三尸方能歸于正途),又因為玉帝命仙首十二稱臣,仙首自然不肯,故此闡、截、人道三教共簽押封神榜,編成三百六十五位正神,共分八部,上四部:雷、火、瘟、斗;下四部:群星列宿、三山五岳、布雨興云、善惡之神。道行低者榜上有名。紂王與武王相對的是截教和闡教,國家天下之爭神仙道統(tǒng)之爭。
小說過程:
1.紂王亂政。從第一回女媧宮進香到黃飛虎反商。
2.殷商伐西岐。從張桂芳伐西岐一直到殷郊歸天,其中高潮部分當(dāng)屬聞太師的部分。
3.武王伐紂。從戰(zhàn)孔宣到紂王自焚。
4.歸國封神,分封諸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