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爸爸的爸爸叫什么?爸爸的爸爸叫爺爺。爸爸的媽媽叫什么?爸爸的媽媽叫奶奶。爸爸的哥哥叫什么?爸爸的哥哥叫伯伯。爸爸的弟弟叫什么?爸爸的弟弟叫叔叔。爸爸的姐妹叫什么?爸爸的姐妹叫姑姑……」你小時候是不是也背過這首家族兒歌?背完了是不是也還是分不清楚哪個親戚應(yīng)該叫什么?現(xiàn)在我們有救了,最近微博上瘋傳的蛇精病 App「三姑六婆計算器」能幫你分清楚各種親戚應(yīng)該怎么稱呼。
三姑六婆計算器
爸爸的兄弟姐妹和媽媽的兄弟姐妹稱呼不同,爸爸兄弟姐妹的兒女與媽媽兄弟姐妹的兒女稱呼又不同;表哥和堂哥如何分,叔叔、伯伯和舅舅如何分,對于中國小孩子而言,從小學(xué)習(xí)對親戚的稱呼就是一項巨大的腦力勞動。過年時尤其是災(zāi)難,大家族里親戚那么多,喊錯了誰都讓家長覺得難堪。小時候我每每去不常走動的親戚家串門,都要在路上跟爸媽確認好對方家里都有哪些人,長什么樣子,分別應(yīng)該喊什么;到了人家家里如果臨時又忘了,就只能求助現(xiàn)場觀眾:開口之前先看一眼家長,爸爸媽媽會意了就會給出提示「來,跟三舅姥爺說過年好」,如此才算過關(guān)。
如今長大了,爸媽不會隨時在身邊提醒你應(yīng)該管哪個親戚叫什么了,「三姑六婆計算器」的就派上了用場。App 界面和普通計算器類似,上方有顯示算式和運算結(jié)果的顯示屏,下方是計算過程的按鈕,只不過運算方式只有一個,就是「的」。用戶以自己為坐標原點,先選擇好自己性別男女,然后開始由自己向外推演人物的關(guān)系。關(guān)系共有「父」「母」「兄」「姐」「弟」「妹」「夫」「妻」「子」「女」十種,針對某些個別情況,還有「年長」和「年輕」兩個選項供選擇。和普通計算器一樣,三姑六婆計算器還有 CE(清除當前輸入)和 AC(全部清除)兩個功能鍵,以及需要購買 pro 版本才能使用的「反查詢」功能,幫人反向查詢對方應(yīng)該管自己叫什么。
目前,「三姑六婆計算器」支持向上運算到五輩(父親的父親的父親的父親的父親 = 天祖父),向下運算到四輩(兒子的兒子的兒子的兒子 = 玄孫),平輩運算到四層關(guān)系(哥哥的妻子的姐姐的丈夫 = 姻姐夫),不支持同性婚姻稱呼查詢。App 顯示產(chǎn)地是「新界」,因此有些稱呼和大陸地區(qū)的并不相同。例如「父親的母親」顯示結(jié)果不是「祖母」或者「奶奶」,而是「嫲嫲」;「父親」的「妹妹」不是「姑姑」,而是「姑姐」(這個問題比較嚴重,好像姑姐是北方某些地區(qū)對于丈夫的姐姐的稱呼)。所以大家還是要小心謹慎,萬一計算器算出來的稱呼不太常見,還是要趕快請教家里的老人。針對每個地區(qū)不同人類對于親戚的不同稱呼方式,還是要趕快開發(fā)出不同地域版本才好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