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慶打造亞洲最大筆記本電腦基地,將拉動一系列配套產業(yè)發(fā)展。根據市經信委測算,當重慶筆記本電腦年產能達到8000萬臺時,因此產生的商機“總盤子”最終將達到1.5萬億元。此外,此舉還將助推筆記本電腦品牌廠家開辟新興市場,加速在內地市場的滲透。保守估計,我市若從目前每百戶城鎮(zhèn)家庭擁有70臺電腦,增加到每百戶家庭擁有150臺,將為惠普帶來近兩百萬臺的筆記本電腦銷售。
商機·前景
每年產生1500億元增加值
隨著惠普、富士康、英業(yè)達、廣達等IT巨頭聚集重慶,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將日益顯現。昨日,市經信委黨組書記、副主任沐華平接受本報專訪時說,根據重慶市“十二五”相關規(guī)劃,我市將形成年產筆記本電腦8000萬臺、產業(yè)鏈產出超過7000億元、新增就業(yè)30萬人的電腦產業(yè)集群,力爭成為全球最大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。預計到2012年,IT產業(yè)將成為我市第一支柱產業(yè)。
沐華平給記者算了一筆賬,按國際通行的算法,一個新興產業(yè)的產出總值,將有二成作用于GDP的拉動。按照這個算法,等到重慶年產筆記本電腦8000萬臺、產業(yè)鏈產出超過7000億元時,IT產業(yè)對GDP的貢獻有多大?答案是每年將產生1400億~1500億元的增加值。
按“1∶10”拉動相關產業(yè)
“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落戶重慶后,除了要尋找配套商,還要招納員工,員工要就餐,要娛樂,還要購房……”沐華平說,像IT這樣的新興產業(yè),每創(chuàng)造1億的增加值,就可拉動相關產業(yè)產生10億增加值。照此計算,當5年內重慶實現年產筆記本電腦8000萬臺時,將拉動我市GDP顯著增長,并拉動相關行業(yè)產生總量最終達1.5萬億元的商機。
來自市經信委的消息稱,隨著大批配套廠家來渝落戶,除了雇用大量的藍領工人,還會聚集許多收入頗豐的中高層管理精英,工作之余他們將融入重慶生活,這就給第三產業(yè)帶來了商機,餐飲、娛樂、房地產等行業(yè)等都充滿了機會。沐華平昨日告訴記者,隨著IT巨頭不斷進入重慶,藍領工人主要選擇廠區(qū)配套的房屋居住,其中的中高層精英,一些人最近一直在渝忙著團購住房,北部新區(qū)、江北、沙坪壩等商圈附近的高檔住房,都是他們的首選之地。
3年內70%零部件本地造
國際電腦巨頭集聚重慶,勢必給本土配套企業(yè)帶來商機。沐華平說,目前重慶的規(guī)劃是,3年內使渝產筆記本零部件70%實現本地制造。據悉,眾多電腦廠家將在渝提供超過500個配套項目,
對此表現出濃厚興趣的區(qū)縣已有:涪陵、合川、江北、永川、璧山、江津等。從IT產業(yè)對其他產業(yè)的拉動方面來看,以機械工業(yè)、化工、冶金、材料、礦產、航空物流等為主的配套行業(yè)機會多多。
沐華平充滿信心地說,隨著IT巨頭接連落戶重慶,筆記本電腦生產由沿海地區(qū)“一統(tǒng)江山”的局面將成為歷史,重慶將和深圳等地一起平分秋色。
商機·市場
重慶有望消化200萬臺筆記本
重慶打造全球最大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,有多大份額將在本地消化?
昨日,市經信委黨組書記、副主任沐華平向記者介紹,去年全市電腦銷量為80多萬臺,其中,惠普電腦銷量同比增幅為140%,達到了20多萬臺。
據介紹,目前我市城鎮(zhèn)家庭中,每100戶家庭有70臺電腦。根據市統(tǒng)計局“2009年重慶人口發(fā)展態(tài)勢分析”顯示,去年全市常住人口中,居住在城鎮(zhèn)和鄉(xiāng)村的人口幾乎各占一半。若未來城鎮(zhèn)家庭每戶有一臺電腦,每百戶就會增加30臺,按照1600萬人(約為500萬戶)計算,則有150萬臺增量;若未來平均每戶家庭擁有1.5臺電腦,增量就會達到400萬臺。其中,若有一半家庭購買惠普“重慶造”筆記本,就有200萬臺左右。沐華平因此鼓勵市民稱,“肥水不流外人田”,希望市民購買本土制造的產品。
相比我市城鎮(zhèn)電腦市場,農村市場更為廣闊。沐華平昨日介紹稱,目前在我市農村家庭中,平均每100戶家庭只有2~3臺電腦。第三方市場調研機構易觀國際總裁于揚昨日表示,伴隨互聯網從國內發(fā)達地區(qū)往次發(fā)達地區(qū)的滲透,次發(fā)達地區(qū)對電腦的需求量將非常大。
新聞鏈接
惠普將與聯想爭國內市場老大?
雄踞全球PC老大的惠普公司,雖然在中國國內市場位居第二,但仍與中國市場老大聯想存在不小差距。數據顯示,去年上半年,惠普中國市場份額為14%,而聯想市場份額為惠普的兩倍(28%),并在去年年底增至33.5%。同樣,在我市的PC市場,聯想與惠普也分列第一和第二。而在全球范圍內,惠普是最大個人電腦制造商,約占全球市場份額20%,聯想則排名第五。
惠普渝產電腦有400萬臺要內銷,是否有意向聯想在國內市場的老大地位發(fā)起沖擊?對此,惠普人士沒有明確回答,只稱此舉是出于惠普在中國的綜合考慮,最主要是看好重慶在中國的地理優(yōu)勢。
第三方市場調研機構易觀國際總裁于揚分析說,惠普此舉更是一個追求降低成本的商業(yè)行為。于揚指出,除了產品本身,渠道和價格非常重要。惠普人士此前也曾向記者表示,隨著電腦在重慶生產,運往西部乃至全國,供貨周期大大縮短、物流成本大大降低,將最終為老百姓帶來價格上的實惠,令惠普電腦在現有價格上更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