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大就是不一樣,錄取通知書里送游戲,這個創(chuàng)意真不是蓋的,貌似今年的版本相對去年的第一版增加了談戀愛功能?
《北大英雄2011》只是幫助新生快速了解北大校園的一款游戲。在立意設計上,是為了幫助新生盡快熟悉北大的生活。雖然是游戲,但和大家玩的網(wǎng)游完全是兩碼事,至于會對學生產(chǎn)生游戲?qū),似乎有些言重了。另外,該游戲的制作人員是北大的研究生,這也可以作為一份學長幫助學弟學妹們熟悉校園生活的禮物。就效果而言,這種創(chuàng)新形式還因為寓教于樂性質(zhì),更容易被新生們接受,即便是游戲,何樂而不為?
然而,《北大英雄2011》的題目卻起得相當“唬人”。熟悉了解北大的校園生活之后,這些學生們怎樣才能成為北大的英雄?“北大英雄”的標準是什么?參加社團、加入學生會等看似合情合理的活動,就是“北大英雄”的必經(jīng)之路嗎?北大之前的英雄有著怎樣的精神?北大如何尋找漸漸減少的思想大師、國學大師?……顯然,不把北大的精神、北大歷史中的“學術自由”、“兼容并包”的傳統(tǒng)、北大歷史上眾多學者的風骨告訴新生,新生們也僅僅會由新生變成老生、由一年級升入二年級,而不可能成為“北大英雄”。
誰都想問一句,現(xiàn)在誰是“北大英雄”?是李彥宏,還是俞敏洪?是余杰還是孔慶東?……細細思量起來才發(fā)現(xiàn),如今的“北大英雄”都不是傳統(tǒng)意義上的“北大英雄”,真正的“北大英雄”應該代表北大的學術發(fā)展水平,比如季羨林、梁漱溟等國學大師;應該代表北大的思想覺悟,比如蔡元培、李大釗等革命先驅(qū);應該學貫中西、博古通今,比如胡適、辜鴻銘等學界前輩。遺憾的是,這款叫做《北大英雄2011》的游戲,僅僅告訴了學生食堂在哪、教室在哪、辦公樓在哪、廁所在哪,而沒有告訴他們大師在哪。
北大已然沒有英雄。沒有英雄、失去英雄的問題,雖然不可能由一張附在錄取通知書中的游戲光盤解決好,但這張游戲光盤,至少應該告訴北大新入學的學子們北大的精神與傳統(tǒng),如其不然,北大永遠都進入不到所謂的“英雄時代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