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賴傲視天地游戲里的很多人都喜愛三國,尤其是三國演義,真是白看不厭,所謂亂世出英雄,信賴大家都是喜愛三國內里那些熱血澎湃的戰(zhàn)役和1個1個性鮮明的人物,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三國的十大戰(zhàn)役,讓我們在激情傲視三國的同時也可以體會到這群雄并起的年代:
被諸葛亮和周瑜施以“詐降”之計,從而火攻連環(huán)船,結果大敗而歸此戰(zhàn)役后魏國實力大減,孫吳實力增強,形成了三國鼎力的局勢傲視天地。袁紹在擊敗公孫瓚以后,占四州之地,錢糧富足,兵力在當時遠遠勝過曹操,自然不甘屈居于曹操之下,他刻意同曹操一分高下。建安四年(199年)六月,袁紹攜精兵10萬,戰(zhàn)馬萬匹,南下討伐曹操。面對其浩大無比的陣容,曹操以“解甲丟馬”之計,擊敗袁軍,斬殺大將文丑,后于袁軍在官渡相峙一年有余,最終因許攸的投奔,而發(fā)動奇襲烏巢,燒毀袁紹所以糧草,從而以2萬之數打敗袁軍。此戰(zhàn)役后曹操不僅“協(xié)天子以令諸侯”,自身勢力也很大發(fā)展,為奠定魏國打下了堅固底子。第二:赤壁之戰(zhàn)。公元208年。公元262年,司馬昭想要大舉討伐蜀漢,鄧艾險走陰平,以不足三萬之數,招降蜀主劉禪,而后姜維的里間計雖然成功,但是天命不遂,與鐘會一起被亂兵殺死。
第一:官渡之戰(zhàn)。
第三:漢巴之戰(zhàn):曹操在招降張魯以后,親自駐軍于長安傲視天地。劉備固城堅守,同時襲擾曹軍的糧草補給線,并燒毀曹軍數萬擔糧草,曹操無奈,只能放棄關中。漢巴之戰(zhàn)的結果,從而使諸葛亮三分天下的預言釀成了現實。
第四:關羽大意失荊州:公元218年,吳軍呂蒙以白衣之計渡江,迫降蜀將博士任,靡芳傲視天地。同時曹軍乘隙大破關羽,打通樊城路線,關羽也在麥城為呂蒙派人殺死。此次戰(zhàn)役導致了孫吳聯盟的解體,為魏國一統(tǒng)打下良好的開端。
[ 傲視天地 三國神將比拼 ]第五:夷陵之戰(zhàn)。關羽被殺后,劉備為與關羽報仇,不顧眾人反對,與公元219年東出討吳,結果被陸遜火燒連營三百里,蜀軍死傷慘重,張飛也被部下殺死,幸得諸葛亮接應,退回白帝城。
弟六:諸葛亮北伐。劉備死后。諸葛亮為完成先帝遺愿,五出岐山,北上伐魏,但因天命不歸,終以失敗告終,由于長期的軍旅生存和國事,諸葛亮病死,這直接導致了蜀國人才的凋零,加速了蜀國的滅亡。
第七:關東聯軍伐董卓。靈帝死后,大將軍何進和司隸校尉袁紹同謀誅諸宦官,不顧朝臣反對,私召董卓入京,結果引狼入室,內外官僚朝不保夕,十八路諸侯聯合而伐董卓,最后董卓為呂布所殺。此次戰(zhàn)役直接導致朝廷威信全無,各路諸侯據地而稱王,開進了群雄并起的篇章。
第八:淮南之爭:正元二年(255)魏揚州刺史文欽、鎮(zhèn)東將軍毋丘儉起兵壽春(今安徽壽縣),矯稱受太后詔書討司馬師,率軍渡淮,進至項縣(今河南沈丘)。司馬師率軍10萬征討,大破淮南軍。毋丘儉被殺,文欽逃入孫吳。甘露二年(257)魏征東將軍諸葛誕反于壽春,向孫吳稱臣,攻掠淮河南北郡縣。司馬昭督軍26萬征討。三年(258)正月,諸葛誕兵敗被殺。此次戰(zhàn)役,導致了曹魏皇室的敗落,大權落于司馬家族。
第九:曹魏滅蜀,隨著諸葛亮、蔣琬、費祎的先后辭世,國內政通人和、君賢臣良的局面,早已不復存在傲視天地。取而代之的是君庸臣懦、宦官為禍的形勢。曹操帶十萬將士,反抗孫吳聯盟,準備統(tǒng)一中國傲視天地。
第十:西晉統(tǒng)一;滅蜀以后,吳帝孫皓不修內政又窮極奢侈,導致民不聊生。魏國司馬當權,伐司馬炎決定于該年12月進攻吳國,吳主投降,今后天下一統(tǒng)。